看了一下時間,剛好整整一個月沒有新作品上架了,是我偷懶嗎?
其實不是的,這段時間我還是持續有新的作品,只是礙於作品的性質(屬於私人照片),不方便貼出來和大家分享。
可別以為我又偷懶了喔!一旦有新作品,一定會馬上再貼上來的。
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
2007年12月3日 星期一
落葉歸根 - Getting Home
因為朋友的推薦,星期天到了信義威秀看了一部電影叫「落葉歸根」。這是金馬影展的參展作品,不知是不是它的拍攝手法我比較能接受,還是因為我聽得懂那些演員在講些什麼?!我覺得它的內容挺有趣的,不像其他的藝術電影,讓人總有些摸不著頭緒。
故事描述一位從內地出外謀生打工的人,在返家前朋友卻因為飲酒過量而暴斃;為了講義氣,堅持不火化遺體,就算是用背的,也要把朋友的遺體送回老家安葬。一路上發生了很多事情,遇到了搶劫、遭到了小偷,因為朋友的屍體受到了排擠、冷漠的對待,但卻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幫助。最後朋友的遺體雖然還是被火化,而朋友的家人也搬了家,看了看門板上的留言,望著三峽壩底的一片廢墟嘆氣,但他還是堅持要把骨灰送到友人的家裡,繼續他的旅程…。
故事的內容平實,但是每一個過程、劇情的轉折,卻緊緊的扣著人們的心絃,不斷的牽動觀眾的情感;搞笑的對話裡,卻不時穿插著令人鼻酸的感動。整場電影,總可以聽到有人在吸鼻涕(我旁邊的女生,也偷偷的用手拭去眼眶裡的淚水),我想這是真感動吧!
很推薦這部電影,沒看過的人,強烈建議要去找 DVD 或 VCD 來看,真的很棒。
故事描述一位從內地出外謀生打工的人,在返家前朋友卻因為飲酒過量而暴斃;為了講義氣,堅持不火化遺體,就算是用背的,也要把朋友的遺體送回老家安葬。一路上發生了很多事情,遇到了搶劫、遭到了小偷,因為朋友的屍體受到了排擠、冷漠的對待,但卻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幫助。最後朋友的遺體雖然還是被火化,而朋友的家人也搬了家,看了看門板上的留言,望著三峽壩底的一片廢墟嘆氣,但他還是堅持要把骨灰送到友人的家裡,繼續他的旅程…。
故事的內容平實,但是每一個過程、劇情的轉折,卻緊緊的扣著人們的心絃,不斷的牽動觀眾的情感;搞笑的對話裡,卻不時穿插著令人鼻酸的感動。整場電影,總可以聽到有人在吸鼻涕(我旁邊的女生,也偷偷的用手拭去眼眶裡的淚水),我想這是真感動吧!
很推薦這部電影,沒看過的人,強烈建議要去找 DVD 或 VCD 來看,真的很棒。
2007年11月18日 星期日
2007年11月17日 星期六
潛水日誌 - 20071110
2008/11/10 | 第一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29 | |
地點 | 墾丁 | 潛點 | 頂白沙??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滿潮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N/A |
能見度 | 10M | 流況 | N/A |
溫度 | 24oC | 水面間隔 | 00:00 |
入水時間 | 10:02 | 出水時間 | 11:02 |
潛水時間 | 01:00 | 最大深度 | 9.7M |
平均深度 | 5.4M | 入水殘壓 | 190BAR |
出水殘壓 | 70BAR | 耗氣量 | 120BAR |
沿岸邊的海槽下水;水溫較低,沒穿背心有點冷,不過水很清,能見度最保守應該有10米。不知道是不是颱風剛過的關係,因為都是沙岸的關係,水裡的生物非常少,只零星看到幾隻螃蟹和蝶魚。Diana找到了一隻小海鰻,可惜沒拍到牠。 |
2008/11/10 | 第二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30 | |
地點 | 墾丁 | 潛點 | 頂白沙??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滿潮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N/A |
能見度 | 10M | 流況 | N/A |
溫度 | 24oC | 水面間隔 | 01:01 |
入水時間 | 12:04 | 出水時間 | 12:56 |
潛水時間 | 00:52 | 最大深度 | 9.7M |
平均深度 | 5.4M | 入水殘壓 | 190BAR |
出水殘壓 | 100BAR | 耗氣量 | 90BAR |
在珊瑚縫裡,找到兩隻很特別的螃蟹,不過還是看不到什麼東西,而且老是在不到十米深的地方潛,無聊到爆,所以決定這支氣瓶下完就不再下水了。(還是回潛水店睡覺比較實際) 這個點不太需要導航,下水後離岸十五至二十公尺後,朝左往210度出;回程朝30度,看一大片白沙即為上岸點。 |
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
2007年11月2日 星期五
2007年10月10日 星期三
不聽老人言之味噌湯潛水記
十月十日,一個滿天烏雲的一天,我們(OSO、鳥兒、我)跑到東北角花園跳海去。
昨天打了通電話給陳教練,問他要不要和我們一塊去。陳教練是個很有趣的人,去西巴丹時和他睡同房,常常會跟我聊一些事情。雖然我們的年紀有些差距,不過我覺得我們還蠻聊的來的。陳教練告訴我,颱風才剛過,以他二十幾年潛水的經驗,水至少要一個禮拜後才有可能會清澈;更何況現在東北季風來了,現在下水,很有可能是到味噌湯裡去潛。
沒辦法,從西巴丹回來,快兩個禮拜沒碰到海水了,整個人癢的很!更何況我打算今天學會導航,所以也不管陳教練的勸,跟著OSO一大早跑去。才到東北角一看,就知道狀況不對了!今天肯定是進階潛水的環境;浪區出入水、能見度不高,沒帶燈下去,肯定是一片暗。不過啦!人都到了,沒下去下對不起自己。所以廢話沒多說,馬上著裝下水。一下到水裡,馬上就知道今天很慘了!伸手不見五指就算了,連最亮的HID潛水燈都沒用,根本看不到前方的光線,不過下都下了,硬著頭皮還是跟著OSO繼續往下潛去。
沒想到越下去、狀況越糟。我們一路潛到第一個標定點,是一條上頭綁了一些竹枝的繩子。我不知道那些竹子是不是故意綁上去的,也不知道繩子的最上頭是些什麼東西。總之到了那裡,270度是可回到入水點就是了。就在我專注的看著指北針做標定的同時,OSO跟鳥兒不知道游到哪裡去,放我一個人在20米深、一片黑的海裡(雖然他們說有回來找)。我停在那裡等了五分鐘,看不到任何人回來。算啦!靠人不如靠自己,反正有指北針,自己循原路回來好了。
下了決定後,我開始貼著海底,慢慢的往回頭游,同時減少潛水深度。海裡有水流、視線不佳,導航這件事我也不是很有經驗,所以很難保持一定的方向前進,只好不斷的拿出指北針來看(什麼都看不到,只能相信它了)。坦白說,剛開始的時候,還是會有點怕,會有點不知所措;但在我決定要自己回來時,反倒是沒了那種感覺,而且這也是一次不錯的經驗。很快的,我找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標記─下潛繩索,這代表了我在正確的方向,而且順著它游就一定能夠回到岸邊。
這中間的經過就不再多說啦!反正我順著繩子摸回來,雖然不算是標準的做法,不過在講義中,利用地形地物幫助定位的方法可是有的。總之,我靠自己的力量,在亂七八糟的水裡頭摸上岸,沒被流走,算是很幸運啦!以後還是多聽聽阿伯的話,他說味噌湯時,就不要再跑去了。
忘了順道一提,阿伯送我的那支潛水探棒真是太讚啦!長度夠,又好拿,而且現在被我修的很漂亮!下次潛水再帶去!
昨天打了通電話給陳教練,問他要不要和我們一塊去。陳教練是個很有趣的人,去西巴丹時和他睡同房,常常會跟我聊一些事情。雖然我們的年紀有些差距,不過我覺得我們還蠻聊的來的。陳教練告訴我,颱風才剛過,以他二十幾年潛水的經驗,水至少要一個禮拜後才有可能會清澈;更何況現在東北季風來了,現在下水,很有可能是到味噌湯裡去潛。
沒辦法,從西巴丹回來,快兩個禮拜沒碰到海水了,整個人癢的很!更何況我打算今天學會導航,所以也不管陳教練的勸,跟著OSO一大早跑去。才到東北角一看,就知道狀況不對了!今天肯定是進階潛水的環境;浪區出入水、能見度不高,沒帶燈下去,肯定是一片暗。不過啦!人都到了,沒下去下對不起自己。所以廢話沒多說,馬上著裝下水。一下到水裡,馬上就知道今天很慘了!伸手不見五指就算了,連最亮的HID潛水燈都沒用,根本看不到前方的光線,不過下都下了,硬著頭皮還是跟著OSO繼續往下潛去。
沒想到越下去、狀況越糟。我們一路潛到第一個標定點,是一條上頭綁了一些竹枝的繩子。我不知道那些竹子是不是故意綁上去的,也不知道繩子的最上頭是些什麼東西。總之到了那裡,270度是可回到入水點就是了。就在我專注的看著指北針做標定的同時,OSO跟鳥兒不知道游到哪裡去,放我一個人在20米深、一片黑的海裡(雖然他們說有回來找)。我停在那裡等了五分鐘,看不到任何人回來。算啦!靠人不如靠自己,反正有指北針,自己循原路回來好了。
下了決定後,我開始貼著海底,慢慢的往回頭游,同時減少潛水深度。海裡有水流、視線不佳,導航這件事我也不是很有經驗,所以很難保持一定的方向前進,只好不斷的拿出指北針來看(什麼都看不到,只能相信它了)。坦白說,剛開始的時候,還是會有點怕,會有點不知所措;但在我決定要自己回來時,反倒是沒了那種感覺,而且這也是一次不錯的經驗。很快的,我找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標記─下潛繩索,這代表了我在正確的方向,而且順著它游就一定能夠回到岸邊。
這中間的經過就不再多說啦!反正我順著繩子摸回來,雖然不算是標準的做法,不過在講義中,利用地形地物幫助定位的方法可是有的。總之,我靠自己的力量,在亂七八糟的水裡頭摸上岸,沒被流走,算是很幸運啦!以後還是多聽聽阿伯的話,他說味噌湯時,就不要再跑去了。
忘了順道一提,阿伯送我的那支潛水探棒真是太讚啦!長度夠,又好拿,而且現在被我修的很漂亮!下次潛水再帶去!
潛水日誌 - 20071010
2008/10/10 | 第一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28 | |
地點 | 基隆 | 潛點 | 八斗子花園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滿潮 |
天候 | 多雲 | 浪況 | 小浪 |
能見度 | 1M | 流況 | 朝東北帶小流 |
溫度 | 22oC | 水面間隔 | 00:00 |
入水時間 | 09:07 | 出水時間 | 09:39 |
潛水時間 | 00:32 | 最大深度 | 21M |
平均深度 | N/A | 入水殘壓 | N/A |
出水殘壓 | N/A | 耗氣量 | N/A |
味噌湯,水下一團亂,根本看不到東西。才剛到15M,就像是夜潛一樣。在第一個導航點跟教練失散,自行利用導航方法回到入水點,再轉向原定出水點上岸。 |
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
胖寶寶...好棒...
因為比較忙,好久沒有做法國麵包了。前陣子試做了一下,發現技巧都生疏了;就算是照著配方做,還是做不出以往的感覺。
不行,這樣是不對的,太對不起教我的麵包師傅了。所以下定決心,一定要把那種感覺再找回來。於是把舊的材料全丟了,又跑到超級市場買了新的麵粉。麵粉都漲價了,一漲就是 10%。政府無能,也沒能力管。
罵總是要罵的,但還是回歸正題。思考了一下過去做的方式,總覺得水加了有點多,所以總是黏的我滿手都是;因此改變了一下做法,只先加 2/3 的水,剩下的視情況再慢慢加,做法跟配方如下:
中種麵團:
你在一般的食譜裡,應該是看不到這個步驟。不過這對設備不足的我們來說,可是產生均勻裂紋、保持外酥內軟的重要步驟喔!
沒想到竟然是一整個大成功啦!開心死了!為了試試口味,二話不說,拿了一個就啃。超棒的感覺,又香又好吃,外酥內軟~哈哈哈哈!從來都沒有做出這種感覺…真的是太開心啦!
#1. 外頭的裂紋超漂亮的,裂的很均勻喔!
#2. 裡頭有點紮實,縫不夠大,可以拉長整形完的靜置時間,讓胖寶寶的體積更大,縫隙更明顯。不過口感很棒,不會硬硬的,非常的軟喔!
不行,這樣是不對的,太對不起教我的麵包師傅了。所以下定決心,一定要把那種感覺再找回來。於是把舊的材料全丟了,又跑到超級市場買了新的麵粉。麵粉都漲價了,一漲就是 10%。政府無能,也沒能力管。
罵總是要罵的,但還是回歸正題。思考了一下過去做的方式,總覺得水加了有點多,所以總是黏的我滿手都是;因此改變了一下做法,只先加 2/3 的水,剩下的視情況再慢慢加,做法跟配方如下:
中種麵團:
- 高筋麵粉 100 g
- 酵母 5 g
- 鹽 5 g
- 水 60 c.c.
- 中種麵團
- 高筋麵粉 50 g
- 水 10~20 c.c.
- 混合中種麵團材料後,揉麵約五至十分鐘,讓材料充份混合;
- 中種麵團靜置 1:30 後,加入主麵團材料,並加入適度的水,讓麵團有彈性,但不濕黏;
- 靜置 45 分鐘後,取出整型、排盤,靜置 30 分鐘;
- 爐火全開,溫度 230 度烤 20 分鐘;其間約五分鐘要噴水一次;
- 出爐後,二話不說,直接往冰箱丟,快速冷卻;
- 完成。
你在一般的食譜裡,應該是看不到這個步驟。不過這對設備不足的我們來說,可是產生均勻裂紋、保持外酥內軟的重要步驟喔!
沒想到竟然是一整個大成功啦!開心死了!為了試試口味,二話不說,拿了一個就啃。超棒的感覺,又香又好吃,外酥內軟~哈哈哈哈!從來都沒有做出這種感覺…真的是太開心啦!
2007年10月5日 星期五
奇幻之地─西巴單
九月十九~二十三日去了一趟西巴單。聽說是世界排名第二的潛水聖地喔!到了那裡,到處都是包頭巾的回教女人,還真是讓人覺得很不習慣;不過西巴單的景色的確蠻漂亮的,而且水下的生物種類也很多。
拍了不少照片,貼一些精選出來和大家分享。
#1. 我最喜歡的夕照景色;
#2.
#3. 大大的麵包海星;
#4. 豹鯊(好像只有我拍到);
#5. 可愛的小海龜(剛出生的喔);
#6. 這裡的海龜真是多,而且都不怕人;
#7. 大海龜近拍特寫;
#8. 不知名的螃蟹,全長毛,躲在海棉裡;
#8. 漂亮的海葵蝦(看到沒,抱蛋的喔);
#9. 夜潛下水,正在珊瑚洞裡睡覺的鸚哥魚;
#10. 沿船區的小丑魚;
#11. 西巴單的海裡有很多小丑魚;
手晃王─甜姐兒Milly給了這幅作品一個名字,「尼莫之你在拍我嗎?」,感謝!
#12. 很可愛、動作也很快,就像害羞的小精靈;
#13. 躲在海葵裡,不時探頭望著你;
#14. 海兔;
#15. 海兔;
#16. 海兔
我們去的那幾天,剛好遇到比較不穩定的天氣系統,所以海上的風浪還蠻大的。可是在離開麥塔金島(Mataking Island)前,海象突然平靜了下來,就像一面鏡子般的平靜;聽潛導Michael說,那才是西巴單平常的天氣。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去的時候,能夠是這樣平靜的西巴單,別再讓我在波浪裡搖搖晃晃了。
拍了不少照片,貼一些精選出來和大家分享。
手晃王─甜姐兒Milly給了這幅作品一個名字,「尼莫之你在拍我嗎?」,感謝!
我們去的那幾天,剛好遇到比較不穩定的天氣系統,所以海上的風浪還蠻大的。可是在離開麥塔金島(Mataking Island)前,海象突然平靜了下來,就像一面鏡子般的平靜;聽潛導Michael說,那才是西巴單平常的天氣。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去的時候,能夠是這樣平靜的西巴單,別再讓我在波浪裡搖搖晃晃了。
2007年9月22日 星期六
潛水日誌 - 20070922
2008/09/22 | 第一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25 | |
地點 | 馬來西亞 | 潛點 | 沙巴‧麥塔金島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N/A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無 |
能見度 | 10-12M | 流況 | N/A |
溫度 | 28oC | 水面間隔 | 00:00 |
入水時間 | 06:12 | 出水時間 | 06:57 |
潛水時間 | 00:45 | 最大深度 | 23.4M |
平均深度 | 10.3M | 入水殘壓 | N/A |
出水殘壓 | N/A | 耗氣量 | N/A |
一早起來就平靜無波;沿著裝備室前的繩索下潛,無明顯水流,能見度尚佳。在渡船碼頭下發現一隻巨大的Barracuda,約有三公尺長。又在礁石上發現三隻槌頭鸚哥魚,OSO想過去拍照時就跑走了! 但在頂流潛回出水點 (裝備室前) 時,發現一大群的槌頭鸚哥魚,約有40隻以上,最大的長度應該超過兩公尺,一起靜靜的逆流群游。 當大家靜靜的待在一旁欣賞這個景象時,有一個自以為很厲害的 "非專業人士",獨自拿著相機追逐魚群。這個愚蠢的行為,不但把寧靜的氣氛打散,更把魚群全趕跑了;沒得看啦!還拍個屁!為了一個自私的人,破壞了所有人欣賞大自然奇景的機會跟權利。 |
2008/09/22 | 第二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26 | |
地點 | 馬來西亞 | 潛點 | 沙巴‧麥塔金島 |
方式 | 船潛 | 潮汐 | N/A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無 |
能見度 | 10-15M | 流況 | N/A |
溫度 | 28oC | 水面間隔 | 01:50 |
入水時間 | 08:48 | 出水時間 | 09:41 |
潛水時間 | 00:53 | 最大深度 | 23.7M |
平均深度 | 13.1M | 入水殘壓 | N/A |
出水殘壓 | N/A | 耗氣量 | N/A |
2008/09/22 | 第三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27 | |
地點 | 馬來西亞 | 潛點 | 沙巴‧麥塔金島 |
方式 | 船潛 | 潮汐 | N/A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無 |
能見度 | 10-15M | 流況 | N/A |
溫度 | 29oC | 水面間隔 | 01:19 |
入水時間 | 11:01 | 出水時間 | 11:55 |
潛水時間 | 00:54 | 最大深度 | 22.5M |
平均深度 | 13.1M | 入水殘壓 | N/A |
出水殘壓 | N/A | 耗氣量 | N/A |
2007年9月21日 星期五
潛水日誌 - 20070921
2008/09/21 | 第一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21 | |
地點 | 馬來西亞 | 潛點 | 沙巴‧西巴丹島 |
方式 | 船潛 | 潮汐 | N/A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小浪 |
能見度 | 8-10M | 流況 | N/A |
溫度 | 28oC | 水面間隔 | 00:00 |
入水時間 | 09:15 | 出水時間 | 10:05 |
潛水時間 | 00:50 | 最大深度 | 38.8M |
平均深度 | 14.3M | 入水殘壓 | N/A |
出水殘壓 | N/A | 耗氣量 | N/A |
2008/09/21 | 第二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22 | |
地點 | 馬來西亞 | 潛點 | 沙巴‧西巴丹島 |
方式 | 船潛 | 潮汐 | N/A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小浪 |
能見度 | 8-10M | 流況 | 無 |
溫度 | 28.3oC | 水面間隔 | 01:11 |
入水時間 | 11:16 | 出水時間 | 12:12 |
潛水時間 | 00:56 | 最大深度 | 31.9M |
平均深度 | 13.9M | 入水殘壓 | N/A |
出水殘壓 | N/A | 耗氣量 | N/A |
2008/09/21 | 第三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23 | |
地點 | 馬來西亞 | 潛點 | 沙巴‧西巴丹島 |
方式 | 船潛 | 潮汐 | N/A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小浪 |
能見度 | 8-10M | 流況 | 無 |
溫度 | 29oC | 水面間隔 | 01:50 |
入水時間 | 13:58 | 出水時間 | 14:42 |
潛水時間 | 00:46 | 最大深度 | 31.4M |
平均深度 | 16.4M | 入水殘壓 | N/A |
出水殘壓 | N/A | 耗氣量 | N/A |
2008/09/21 | 第四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24 | |
地點 | 馬來西亞 | 潛點 | 沙巴‧西巴丹島 |
方式 | 船潛 | 潮汐 | N/A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小浪 |
能見度 | 8-10M | 流況 | 無 |
溫度 | 29oC | 水面間隔 | 01:05 |
入水時間 | 15:49 | 出水時間 | 16:29 |
潛水時間 | 00:40 | 最大深度 | 29.5M |
平均深度 | 14.9M | 入水殘壓 | N/A |
出水殘壓 | N/A | 耗氣量 | N/A |
2007年9月20日 星期四
潛水日誌 - 20070920
2008/09/20 | 第一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17 | |
地點 | 馬來西亞 | 潛點 | 沙巴‧麥塔金島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N/A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小浪 |
能見度 | 8-10M | 流況 | 由下水點往碼頭帶,水流稍強 |
溫度 | 28.9oC | 水面間隔 | 00:00 |
入水時間 | 08:55 | 出水時間 | 09:40 |
潛水時間 | 00:45 | 最大深度 | 21.2M |
平均深度 | 12.2M | 入水殘壓 | N/A |
出水殘壓 | N/A | 耗氣量 | N/A |
沿著裝備室前碼頭的繩索下水測潛;才剛入水就遇到強勁水流往渡船碼頭帶。可能因為波浪大的關係,水下的能見度只有 8-10 公尺,跟想象中的情況差很多。 在渡船碼頭下方有大量的 Jackfish 魚群,還有其他魚種穿梭其間。 |
2008/09/20 | 第二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18 | |
地點 | 馬來西亞 | 潛點 | 沙巴‧麥塔金島 |
方式 | 船潛 | 潮汐 | N/A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小浪 |
能見度 | 8-10M | 流況 | 無 |
溫度 | 27.6oC | 水面間隔 | 01:30 |
入水時間 | 11:10 | 出水時間 | 12:05 |
潛水時間 | 00:55 | 最大深度 | 25.3M |
平均深度 | 14.3M | 入水殘壓 | N/A |
出水殘壓 | N/A | 耗氣量 | N/A |
沈船區第一支船潛。飯店在沈船上設了一個郵筒,讓遊客可以在這裡寄明信片,蠻特別的。 這裡有幾叢住了小丑魚的海葵,但魚群不多。 |
2008/09/20 | 第三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19 | |
地點 | 馬來西亞 | 潛點 | 沙巴‧麥塔金島 |
方式 | 船潛 | 潮汐 | N/A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小浪 |
能見度 | 8-10M | 流況 | 無 |
溫度 | 27.9oC | 水面間隔 | 03:24 |
入水時間 | 15:29 | 出水時間 | 16:26 |
潛水時間 | 00:57 | 最大深度 | 25.6M |
平均深度 | 12.6M | 入水殘壓 | N/A |
出水殘壓 | N/A | 耗氣量 | N/A |
2008/09/20 | 第四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20 | |
地點 | 馬來西亞 | 潛點 | 沙巴‧麥塔金島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N/A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小浪 |
能見度 | 8-10M | 流況 | 無 |
溫度 | 29.3oC | 水面間隔 | 01:36 |
入水時間 | 18:02 | 出水時間 | 18:45 |
潛水時間 | 00:43 | 最大深度 | 18.4M |
平均深度 | 11.6M | 入水殘壓 | N/A |
出水殘壓 | N/A | 耗氣量 | N/A |
夜潛;魚都躲起來啦!有拍到一隻鸚哥魚,近拍很成功。 |
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
潛水日誌 - 20070916
2008/09/16 | 第一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15 | |
地點 | 基隆 | 潛點 | 八斗子花園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乾潮(停)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小至中浪 |
能見度 | 2-3M | 流況 | 往東北方帶水流 |
溫度 | 27.4oC | 水面間隔 | 00:00 |
入水時間 | N/A | 出水時間 | N/A |
潛水時間 | N/A | 最大深度 | N/A |
平均深度 | N/A | 入水殘壓 | 190Bar |
出水殘壓 | 80Bar | 耗氣量 | 110Bar |
2008/09/16 | 第二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16 | |
地點 | 基隆 | 潛點 | 八斗子花園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漲潮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小浪 |
能見度 | 5M | 流況 | 無 |
溫度 | 28.5oC | 水面間隔 | N/A |
入水時間 | N/A | 出水時間 | N/A |
潛水時間 | N/A | 最大深度 | N/A |
平均深度 | N/A | 入水殘壓 | 200Bar |
出水殘壓 | 40Bar | 耗氣量 | 160Bar |
2007年9月14日 星期五
20070901 - 八斗子夜潛
其實這篇應該很早就得貼出來了,可是這陣子實在忙的很,每天都得上課到晚才能回家。整理完了當天上課的內容,也差不多該睡了,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整理照片。
昨天利用了一點時間,加了些夜班,終於把它們整理完,貼出來和大家一塊分享。
#1. 剛從雲中升起的旭日,映照在平靜的海面上;
#2. 海底花園裡的海扇,跟著水流的節奏,隨波飄逸;
#3. 辛勤的海葵蝦,正忙碌的整理著海葵構起的家;
#4.
#5.
#6.
#7. 中國管口魚(好長的嘴巴);
#8. 別太靠近我,我可是盯著你看喔~;
#9. 熱鬧的珊瑚礁,就像繁忙的台北街頭;
#10. 唔~躲起來,你看不到我!
#11. 不一樣的海蛞蝓
#12. 成群結隊的甲香魚,就像動作伶俐的小精靈;
#13. 獅子魚是花園的常客;
#14. 只要有來,就能遇見牠;
#15. 冒了被咬的危險,好不容易拍到的小蝦子;
#16. 哇唔~你猜我在哪裡?
昨天利用了一點時間,加了些夜班,終於把它們整理完,貼出來和大家一塊分享。
2007年9月3日 星期一
潛水日誌 - 20070902
2008/09/02 | 第一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13 | |
地點 | 基隆 | 潛點 | 八斗子花園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乾潮(停)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小波 |
能見度 | 3-5M | 流況 | 無 |
溫度 | 27.4oC | 水面間隔 | 00:00 |
入水時間 | 08:35 | 出水時間 | 09:32 |
潛水時間 | 00:57 | 最大深度 | 27.5M |
平均深度 | 10.1M | 入水殘壓 | 200Bar |
出水殘壓 | 35Bar | 耗氣量 | 165Bar |
2008/09/02 | 第二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14 | |
地點 | 基隆 | 潛點 | 八斗子花園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漲潮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東北風,小浪 |
能見度 | 3-5M | 流況 | 輕微往東帶水流 |
溫度 | 28.5oC | 水面間隔 | 02:18 |
入水時間 | 11:50 | 出水時間 | 13:04 |
潛水時間 | 01:14 | 最大深度 | 6.9M |
平均深度 | 2.9M | 入水殘壓 | 210Bar |
出水殘壓 | 80Bar | 耗氣量 | 130Bar |
水下懸浮微粒相當多,視線不佳,所以選擇留在淺水區,進行水下攝影的操作。
第二支氣瓶自第一支氣瓶的出水點下潛,下潛後往西南方切出,途中經過堤防;在此處與潛伴失聯,氣瓶殘壓約150Bar,水深未知,但研判應不超過五米(可見水面波浪)。在短暫停留後,緩慢上浮水面確認方位。在確定離上岸點不遠,且無明顯危險的情況下,第一次嚐試使用指北針作水下導航,尋330o回岸邊上岸。
雖然順利回到岸邊,不過我對指北針的用法感到懷疑。目前使用的方法似乎不是正確的用法,跟我印象中的用法有差異,需再確認。
潛水日誌 - 20070901
2008/09/01 | 第一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11 | |
地點 | 基隆 | 潛點 | 八斗子花園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乾潮(停)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N/A |
能見度 | 5M | 流況 | N/A |
溫度 | 26.1oC | 水面間隔 | 00:00 |
入水時間 | 03:58 | 出水時間 | 04:37 |
潛水時間 | 00:39 | 最大深度 | 24.6M |
平均深度 | 13.8M | 入水殘壓 | 200Bar |
出水殘壓 | 60Bar | 耗氣量 | 140Bar |
2008/09/01 | 第二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12 | |
地點 | 基隆 | 潛點 | 八斗子花園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漲潮 |
天候 | 多雲 | 浪況 | N/A |
能見度 | 5M | 流況 | 海面有明顯水 流往東帶 |
溫度 | 26.1oC | 水面間隔 | 01:39 |
入水時間 | 06:16 | 出水時間 | 07:13 |
潛水時間 | 00:57 | 最大深度 | 25.0M |
平均深度 | 12.2M | 入水殘壓 | 200Bar |
出水殘壓 | 70Bar | 耗氣量 | 130Bar |
Cindy 小姐寄了一份「省氣十六招」秘笈給我,為了能待在水下更久,只好硬著頭皮好好練練。這些內容真的有用,才簡單的實作了呼吸節奏,耗氣量就有明顯的改善,看來照表操課還是有用的。
為了觀察耗氣量改善的程度,我決定把潛水日誌修改一下,增加「入水殘壓」、「出水殘壓」和「耗氣量」等三個欄位。
2007年8月26日 星期日
哇...外星人!!
清晨四點就下水,趁著大家都還在睡覺的時候,偷偷的溜到海裡。雖然水下的能見度不是很好,但是生物超多的(很多都是晚上才會出現),而且有一些魚,根本就是睡死了,要不是浪太大,在水裡頭搖搖晃晃,我應該可以拍到不少的照片。
#1. 清晨四點半,在海裡遇到大章魚…
#2. 牠嚇了一跳,我也嚇了一跳!(後悔沒有帶魚叉…)
根據查證,這隻大章魚學名叫「Octopus Luteus」,中文俗名叫「紅章」,英文俗名叫「Starry Night Octopus」。
台灣官方的物種資料庫真是爛到沒話說。沒有圖就算了,連基本資料也不完整!還什麼數位國家典藏計畫咧!看起來就像一群人,做了一個沒內容的爛網站搞錢。
#3. 花園裡有好多的獅子魚,聽說至少有三個品種。
#4. 這個是什麼魚啊?!剃刀魚嗎?一直都是立著游,很特別喔!
經過查證,這種魚正式名稱叫「條紋蝦魚 (Aeoliscus strigatus)」,英文俗名「Razorfish, Shrimpfish」,中文俗名叫「玻璃魚、甲香魚、刀片魚」。
資料來源:台灣魚類資料庫


根據查證,這隻大章魚學名叫「Octopus Luteus」,中文俗名叫「紅章」,英文俗名叫「Starry Night Octopus」。
台灣官方的物種資料庫真是爛到沒話說。沒有圖就算了,連基本資料也不完整!還什麼數位國家典藏計畫咧!看起來就像一群人,做了一個沒內容的爛網站搞錢。


經過查證,這種魚正式名稱叫「條紋蝦魚 (Aeoliscus strigatus)」,英文俗名「Razorfish, Shrimpfish」,中文俗名叫「玻璃魚、甲香魚、刀片魚」。
資料來源:台灣魚類資料庫
2007年8月25日 星期六
潛水日誌-20070825
2008/08/25 | 第一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9 | |
地點 | 基隆 | 潛點 | 八斗子花園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滿潮 |
天候 | 多雲 | 浪況 | 小浪 |
能見度 | 5M | 流況 | 輕微朝西帶水流 |
溫度 | 27.8oC | 水面間隔 | 00:00 |
入水時間 | 04:12 | 出水時間 | 04:42 |
潛水時間 | 00:30 | 最大深度 | 27.4M |
平均深度 | 17.8M |
2008/08/25 | 第二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10 | |
地點 | 基隆 | 潛點 | 八斗子花園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滿潮 |
天候 | 多雲 | 浪況 | 小浪 |
能見度 | 5M | 流況 | 無明顯水流 |
溫度 | 29.6oC | 水面間隔 | 01:53 |
入水時間 | 06:35 | 出水時間 | 07:10 |
潛水時間 | 00:35 | 最大深度 | 26.7M |
平均深度 | 15.5M |
第一支下潛時,天尚未亮,水裡下的魚都還在休息。有遇到一隻紅色的大章魚。能見度不高,水中懸浮粒相當多,需要靠燈光來辨位。
2007年8月20日 星期一
2007年8月11日 星期六
潛水日誌-20070811
2008/08/11 | 第一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7 | |
地點 | 基隆 | 潛點 | 八斗子花園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退潮、停潮 |
天候 | 多雲偶有陽光 | 浪況 | 小浪 |
能見度 | 8~12M | 流況 | 無明顯水流 |
溫度 | 29.6oC | 水面間隔 | 00:00 |
入水時間 | 12:30 | 出水時間 | 13:09 |
潛水時間 | 00:39 | 最大深度 | 28.1M |
平均深度 | 17.8M |
2008/08/11 | 第二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8 | |
地點 | 基隆 | 潛點 | 八斗子花園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退潮、停潮 |
天候 | 多雲偶有陽光 | 浪況 | 小浪 |
能見度 | 8~12M | 流況 | N/A |
溫度 | 29.7oC | 水面間隔 | 01:20 |
入水時間 | 14:29 | 出水時間 | 15:09 |
潛水時間 | 00:40 | 最大深度 | 25.7M |
平均深度 | 15.5M |
海面受風影響,微有波浪,水下平靜,無明顯海流。能見度約有 8 ~ 12 公尺,但水中懸浮物仍多。途中遭遇多隻獅子魚。
2007年8月10日 星期五
黃昏、車站
2007年8月6日 星期一
美麗的獅子魚
2007年8月5日 星期日
潛水日誌-20070805
2008/08/05 | 第一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5 | |
地點 | 宜蘭石城 | 潛點 | 117KM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退潮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小浪 |
能見度 | 5~10M | 流況 | 強勁往右帶水流 |
溫度 | 27.5oC | 水面間隔 | 00:00 |
入水時間 | 12:40 | 出水時間 | 13:03 |
潛水時間 | 00:23 | 最大深度 | 25.2M |
平均深度 | 16.1M |
2008/08/05 | 第二支氣瓶 | 累積氣瓶:6 | |
地點 | 宜蘭石城 | 潛點 | 117KM |
方式 | 岸潛 | 潮汐 | 退潮、停潮 |
天候 | 晴 | 浪況 | 小浪 |
能見度 | 5~10M | 流況 | 無明顯水流 |
溫度 | 27.6oC | 水面間隔 | 01:53 |
入水時間 | 14:56 | 出水時間 | 15:37 |
潛水時間 | 00:41 | 最大深度 | 27.3M |
平均深度 | 14.0M |
Ps. 此點之潮汐時間,應以頭城之潮汐表為參考點。
2007年7月17日 星期二
政客都是王八蛋
昨天剛發布大減刑,可是這些被減刑的人,沒多久又犯案,我很懷疑有必要為這些人減刑嗎?
我不懂這次減刑的意義為何?以前實施減刑,要不是新皇帝登基,恩施天下,要不就是有重大的事件發生;反觀這次減刑,非旦毫無意義,更是給已經奄奄一息的社會公義,一次更重的打擊。
該受制裁的人不用坐牢,為非作歹的繼續重操舊業;難怪大家都說,台灣一直向下沉淪。為什麼沉淪?就是因為有這些不要臉的政客,還有一群無恥的官員,為了選票、為了私利,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。
想在歷史留名,我相信你已經辦到了!不過這個名是臭名,什麼人養什麼狗,倒霉的公主被狗幹,願賤名與你同在。
我不懂這次減刑的意義為何?以前實施減刑,要不是新皇帝登基,恩施天下,要不就是有重大的事件發生;反觀這次減刑,非旦毫無意義,更是給已經奄奄一息的社會公義,一次更重的打擊。
該受制裁的人不用坐牢,為非作歹的繼續重操舊業;難怪大家都說,台灣一直向下沉淪。為什麼沉淪?就是因為有這些不要臉的政客,還有一群無恥的官員,為了選票、為了私利,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。
想在歷史留名,我相信你已經辦到了!不過這個名是臭名,什麼人養什麼狗,倒霉的公主被狗幹,願賤名與你同在。
衝到四道好浪,爽!
距離上次作品發表的時間,已剛好整整一個月。這一個月裡,都在忙些雜事,也就沒了新作品的發表。
星期天趁著萬宜颱風的外圍環流還在,趕緊跑到金山試試身手。雖然整體的浪況很不理想,不過在下午三點半的時候,浪突然變的穩定下來,讓我迫不急待的下水一試。沒想到好浪連連,一連搭了四道回來;不過也因為起浪點都在 Outside,距離遠,相當耗體力,衝完了這四道也就差不多了。
想著時間慢慢的變晚,浪況也逐漸轉壞,甘脆收拾板子回家,也好早點吃飯。沒想到就在回家的路上,看到了永福橋旁的晚霞,決定了大致的構圖,二話不說的馬上衝回家拿相機,留下了這幾張作品。
#1. 以河岸旁的大樓做剪影;雲層、晚霞、大樓成三等分分配。
#2.
#3. 拿樹當剪影;不過樹延伸的方向有點怪。
星期天趁著萬宜颱風的外圍環流還在,趕緊跑到金山試試身手。雖然整體的浪況很不理想,不過在下午三點半的時候,浪突然變的穩定下來,讓我迫不急待的下水一試。沒想到好浪連連,一連搭了四道回來;不過也因為起浪點都在 Outside,距離遠,相當耗體力,衝完了這四道也就差不多了。
想著時間慢慢的變晚,浪況也逐漸轉壞,甘脆收拾板子回家,也好早點吃飯。沒想到就在回家的路上,看到了永福橋旁的晚霞,決定了大致的構圖,二話不說的馬上衝回家拿相機,留下了這幾張作品。



訂閱:
文章 (Atom)